嫦娥六号计划往返月球需53天,美国阿波罗11号只需8天,这是为何

麒阁天下事 2024-05-07 16:47:06

文/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搭乘着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升空,并开启了首次月球背面采样的返回之旅。

从官方发布的信息来看,嫦娥六号从登陆月球到返回地球,需要经历53天的时间,然而在55年前美国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只用了8天时间。

那么,为什么这两次探月时间会出现如此长的时间呢?

为什么各国都在探测月球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大约为38.4万千米,从图片和天文望远镜上可以看到,月球是一片死寂,根本就不适合居住。

然而月球的探索价值非常大,人们可通过研究月球的表面和内部,从而更好理解地球以及太阳系其他星球的演变和进化过程。

同时探索月球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月球上的氦-3、钛、铁、铝、镁、硅等,这些资源在地球上可能供不应求。

每一次探索月球,都需要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些也是向世界各国证明自身的科技和航天实力水平,美国就率先对月球进行探索。

1962年,为了追赶苏联在太空领域的发展,时任美国总统提出了一个宏伟的登月计划《我们决定登月》,这也是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一步。

为此美国开始了漫长又艰辛的计划,他们只用了7年的时间,从零开始研究阿波罗11号,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三位航天员乘坐阿波罗11号踏上人类首次登月之旅。

当飞船飞行到第五天的时候,阿波罗11号即将登月,宇航员柯林斯选择留守指令服务舱内继续绕月飞行,然而其他的两名对越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则继续乘坐登月舱登月。

阿波罗飞船的登月舱一共分为力量上升段和下升段,上升段主要是承载着软着陆的任务,而下升段则承担着软着陆的任务,护送宇航员安全抵达地球。

登月舱和服务舱的工作原理,其实和运载火箭飞船的相似,都是采用主推功能的发动机,并且这个两个舱还都有着十分充足的燃料。

服务舱主要是负责,在飞船和轨道方面的连接,以此来控制飞船的整体姿态,与此同时,飞船还有指令舱,是整个阿波罗十一号的控制中心,里面也是宇航员工作的地方。

阿波罗11号发射的时间为1969年7月16日,而返回的时间为1969年7月24日,前后只有8天的时间。

阿波罗11号飞往月球花费了三天时间,在月球轨道上制动用了1天的时间,两名飞行员取样也用了一天的时间,返回地球用了三天的时间。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他说出了著名的名言:“我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

美国的阿波罗11号登月计划,在当时看来是非常疯狂的,即便是现在一个国家用8年的时间完成登月都令人感到震惊,更何况是在50多年前。

也有很多人都在质疑阿波罗11号登月的真实性,不过在大量的月球标本以及阿波罗11号登月的全球直播,都是强有力的证据。

如今在经过五十多年的研究后,我国的嫦娥六号登月时间居然需要53天?两者之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嫦娥六号登月为何花费53天

嫦娥六号是中国嫦娥探月计划的第六个探测器,原本嫦娥六号是穿个五号的备份,但它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那就是在月球上采集月球样品并带回地球。

在今年的5月3日的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发射,一直以来我国的探月任务主要是围绕着“绕、落、回”三步走。

而嫦娥六号探月工程无疑是以一次巨大的任务,也表明了我国的探月工程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嫦娥六号的飞行任务全程53天,和阿波罗11号的8天相差甚远。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嫦娥六号的飞行任务更多,共有11个飞行阶段组成,分别是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和再入回收段等。

其中的科研价值远远超过了阿波罗11号,嫦娥六号的任务预选地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

在此嫦娥六号将计划进行地貌勘测和地质背景勘测等工作,并在不同的地域采集月球样本,从而更好研究科学任务。

月球的南极地区,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地方,探测和研究月球南极能更加有效全面的了解地球。

南极的艾特肯盆地是月球的三大地体之一,也是月球最古老、最深的撞击坑盆地,也是最具重要科研价值的地方。

在未来这里或许会成为月球最佳栖息地,南极的光照条件非常好,能够被大部分阳光覆盖着,因此也被称为“永昼峰”,也有一些地方常年见不到阳光,科学家认为这里可能会存在着“水冰”。

因此全世界都将目光锁定到了这个“黄金地带”,他们企图在这个领域里取得先机和优势,虽然美国在50多年前完成了登月计划,但在2023年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

“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经启动实施,计划先期开展无人登月飞行,并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在载人登月任务之前,我们会经过几次无人飞行的验证,预计会在2027年具备首飞的条件,中国航天采用“绕、落、回”三步策略,逐步的都实现了,然而这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下一步,我们要将宇航员送到月球上去,还要在月球上建设基地,未来我们会继续开次月球资源。

参考信息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月背探秘 嫦娥出发》

光明网《嫦娥六号将赴月背采样 古老月背有些啥?》

百度百科“阿波罗11号”

人民咨询《科普向——为什么要探测月球?月球探测器是怎样探测月球的?》

0 阅读:1

麒阁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