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临终前说:此人不除,东吴必危,可孙权不听,12年后酿成大祸

小遇说历史 2024-02-15 07:39:52
前言

在三国鼎立、英雄辈出的年代,每一位豪杰的决策都牵动着国家的兴衰。

其中,周瑜与孙权之间的一段对话,更是成为了后人反复品味的经典。

在病榻之上,周瑜的临终遗言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他口中的“此人”究竟是谁?为何他的警告最终未能被孙权采纳?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

江东双璧:周瑜与孙权的深厚情谊

周瑜,字公瑾,英俊潇洒,谋略过人,是东吴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才。

而孙权,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年纪轻轻便肩负起了江东大业的重任。

两人自相识起,便惺惺相惜,共同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

在赤壁之战中,正是周瑜的运筹帷幄,才使得东吴联合刘备击败了强大的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周瑜的远见:对刘备的深刻警惕

就在赤壁之战后不久,周瑜却因病重倒在了床榻之上。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向孙权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警告:“此人不除,东吴必危。”

他口中的“此人”,正是当时与东吴结为盟友的刘备。

周瑜为何会对刘备产生如此深刻的警惕呢?

原来,周瑜深知刘备虽然表面上与东吴交好,但内心却充满了野心。

他看出刘备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一旦有机会,必定会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而东吴地处江东,与刘备的蜀汉接壤,自然成为了刘备觊觎的对象。

更重要的是,周瑜担心刘备会利用与东吴的盟友关系,趁机吞并东吴的领土和人民,从而实现自己的霸业。

孙权的犹豫:对周瑜警告的忽视

面对周瑜的警告,孙权却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孙权对刘备的误判。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人们往往更注重个人之间的情义和信任。

孙权与刘备曾共同经历过生死考验,他认为刘备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盟友,不会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

孙权也担心如果贸然对刘备采取行动,会引发双方之间的战争。

当时东吴虽然实力不俗,但要想同时应对刘备和曹操两大势力,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在权衡利弊之后,孙权选择了暂时忍耐和观望的态度。

历史的转折:刘备的崛起与东吴的衰败

历史的发展却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

就在周瑜去世仅仅12年之后,刘备果然对东吴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他借口为关羽报仇,亲率大军东征孙权。

虽然孙权在战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和部署,但最终还是未能挡住刘备的攻势。

在夷陵之战中,东吴大败亏输,损失惨重。

这场战争的失败对东吴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它不仅使东吴失去了大片的领土和人民,更让孙权的威望和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从此之后,东吴便一蹶不振,逐渐走向了衰败的道路。

结语:

我们不禁为周瑜的先见之明而感叹,也为孙权的决策失误而惋惜。

如果当初孙权能够听从周瑜的警告,及时除掉刘备或者加强对刘备的防范和制约,那么三国的历史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

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它以一种残酷而又现实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国家大事上决不能有半点疏忽和大意,否则就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1 阅读:2180

小遇说历史

简介:讲历史故事,悟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