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质疑介子推“割股奉君”?

康顺聊国际 2023-01-03 21:39:05

不知从何时起,国人多了一项本事,那就是事事追求新创意,新思维,强调独立思维,不人云亦云,要闻过则思,听过则辨。

这似乎是一件好事,因为在今天的商业社会,学会独立思维,有创新意识,追求自己的新卖点,就有可能打破原有的思想桎梏与科技壁垒,寻求到新的突破。中国今天的科技成就,无不体现这一点。

但,如果把这样的创意独立,追求到、极致到一种时尚,什么都要质疑,什么都要有新解,那就是过犹不及,矫枉过正。今天的人,似乎只要你不独立思考,不质疑,就显得低人一等,堕入守旧之道。

这种思潮已经可怕到质疑过去、存疑历史。如表现在,对历史有公认的人物在他们笔下口中,美其名曰是重新定位,其实就是旁门左道,乱谈偏说;甚至对历史脉落、也开始选择性地失意,为他们的观点“涂脂抹粉”,造谣惑众,,,,,,

诸如此种,不一而足。在过去的某个时间,达到了聒噪滔天、混淆视听的地步。以至于,今天,很多人还拿着网上的一知半解,妄知曲解在教育的殿堂里,堂而皇之地传经授业,真是可笑之极、悲哀之极。

如前一阵南京那位女老师,在教室的清苑之中,认为南京大屠杀是不可信的;如北大的一位女教授,在电视上公然声称历史真相是有待考验的,结果被另一嘉宾现场开怼,丢人现眼,下不了台……

正当这种丑陋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际,国家严正出声,历史不容曲解,要正本清源,要打击历史虚无,要倡导回归正史。这一击,来的正是时候,这不由得不让我们拍手称快。在纷繁世界中,我们就是要寻找一片属于我们真正的心灵家园与真知殿堂。

今天是清明节,我就想与大家一起,做一次正本清源的事,以正视听。

国人中,真正知道清明节来历的人可能不多,但歪曲清明节来历的人却是不少。为何?就是知道的这股人群中,受到了历史虚无与所谓的创新思维的双重影响后,开始别谋新篇,大谈特谈他们心中的清明与寒食,介子与文公。最终的推论是历史不可信,介子“割股奉君”的事迹完全就是一种杜撰。

今天,我干脆就顺着他们的思维,一起来分析一下他们所热衷的那几个荒诞的问题,如介子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介子割股奉君”到底是真的吗?介子为什么会傻到要剜自己的股给晋文公吃?介子写的那首血诗是真实存在的吗?晋文公为什么要忘恩负义把恩人介子给烧死了?

我们先一起回顾下这段历史。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溺宠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

重耳避难奔翟,随行贤士多人,逃亡期间因先是遭父亲晋献公追杀,后又是兄弟晋惠公追杀。

故受尽艰辛与屈辱,重耳等人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受不了这样的颠沛流离,大多离他而去,各奔了前程。只剩下廖廖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如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一直追随着他。

有一次,重耳差点饿晕了过去。介子推见状,为了救自己的主人,情急之下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股,煮成了股汤,让重耳充饥保命。重耳获救后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发达,要好好报答介子推。

十九年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做了君主,后来成就了一番霸业,他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执政后的文公,未忘当初承诺,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可不知何故唯独没有介子推。

于是在有人的提醒下,晋文公惊觉大错,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但是,介子推一如当初之念推辞做官。几番不堪干扰后,干脆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

晋文公无奈,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晋文公只得放火烧山,谁知大火一起,控制不住,在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后来,晋文公派人搜山时,却看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早已死去。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排安葬,在安葬之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里,介子推写的那首血诗:

割股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介子推的死,对晋文公打击很大,于是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介子死后的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到介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当他看到焚烧的山坡上,被烧的柳树死而复活后,以为柳树是介子要转化他,于是,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介山踏青,抒发思念之情。

从此晋文公与介子之间的故事,从当朝皇皇如道,到后世历经2600多年的风雨洗礼,早已铸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图腾。虽然在这一传承过程中,虽然也有人提出过质疑,但这种质疑没有就不是主流,甚至连火花也没有,不像今天,有人聒噪为恐歪思不晓。

再者,古人的质疑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介子死之山的考究,介子割股的动机这一层来思考,至于介子是否割股关注的人并没几人,这是为何,因为介子忠孝之事,代代流传,传承有序,无须质疑。

今人的不信,却似乎有点更弦易辙的味道。为了让你信,我决定重点追溯两点:一、介子推为什么要割股奉君?二、介子推为什么功不言禄,出仕为官?这两点是今人曲解最多的地方。

一、介子推为什么要割股奉君?

毫无疑问,介子推其人是历史真实存在,这一点无须一驳。关于介子推的故事,从《晋·史乘》、《左传》、《吕氏春秋》开始,到《韩诗外传》、《史记》、《新序》、《列仙传》、《疏介夫传》等典籍,皆有记载。尤其出现在各朝各代的历史名家之手笔中,一直都是以正面、积极、褒扬的形象出现。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榜样。介子推,本人也被后世誉为“春秋三杰”,堪称千古典范。

有人言之凿凿地说,介子推“割股奉君”之举不可信,理由是《左传》、《史记》等一些史料中没有记载,所以一定是后人杜撰的。如此简单否定,实为过之。要知道,一本《史记》不可能记尽千年所有事,何况这《左传》、《史记》中又都记录了介子推功不言禄之事,至于“割股奉君”有可能被隐去罢了。

我们要想,与晋文公一起逃难的不只有介子推,他也不是当时晋文公身边最亲近的人,要知道与晋文公一起逃难的,还有他的舅舅狐偃等人,但为什么只有他一人名垂了青史呢?这其中,肯定并不仅令因为介子推有功于晋文公,却被晋文公放火烧死了他之故所造成,一定在当时有介子推的特别之举,而这特别之举又一定与“割股奉君”、“功不言禄”等等相关。

何况,《晋·史乘》、《韩诗外传》、《庄子盗跖》等古书及一些后代的历史名人的诗文中写的清清楚楚,但有人确又说这些书、诗文不足可信,这就有点过人了。

说起来,有史可载的最早记录介子推“割股奉君”故事的是庄子。他在也的《庄子盗跖》一书中,这样写道:“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韩非子在其《用人第二十七》中写道:“昔者介子推无爵禄而义随文公,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故人主结其德,书图著其名。”

西汉韩婴写的的《韩诗外传》中明确这样记载:“重耳无粮,馁不能行,子推割股肉以食重耳,然后能行。”,他还在书中还这样详细写道,翻译过来就是:

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作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股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股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

西汉末年的刘向,也在他的《说苑.复恩》中写:“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反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於中野。”

但这些记载,有些人就是不信,他们认为这只不是那些文人墨客,为了贪求功名利禄,喧哗夺目,上求宠于君,下取悦于民,所虚构伪造出来的一桩千古假事而已。

如果是这样,我们不用在乎、生气,毕竟孔子所言的“三季人”大有人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学历史、传播正史,力求史实,恪守千古大义,就一定能守卫住我们神圣的民族大家园,精神不受玷污。如果他们到了触犯国家政策的份上,自然有法律等待他们。

二、介子推为什么功不言禄?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不但可以说明介子推为什么功不言禄,而且还可以反证推理出,介子推“割股奉君”的真实存在。因为他的功不言禄,实在是太惊世骇俗。

介子推实在太与众不同,别人求功强己,他却推功于天;别人追求利禄,他却说功不言禄,避世为官。一个对君王有天功的人,却被他自己当成了应该的明份,是士子应该尽的责任。正因是他这种思维,所以,我完全可以推理出他这样的人,“割股奉君”之事对于他而言,有何之难?

当然,这一点,只怕是今天哗众取宠者所不敢想像的,用“三季人”的思想岂能知道责任、意志力之可贵?他们应该还千思不得其解,一个有天功于君的人,为什么就功不言禄,出官入仕呢?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人呢?

对不起,介子推就是这样的人。《左传》、《史记》明明这样记下: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简单翻译过来就是,讲介子,患难时与君上不离不弃,事成后不言赏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飘然而去,其品性之高洁确实令人高山仰止。

《庄子》中的子推,虽然对介子之行为有所曲解,但基本说明了介子“割股奉君”之事,只因事后晋文公一时遗忘了自己,便大怒而去,在大火相逼下烧死了自己与老母。

屈原在楚辞《九章惜往日》中说:“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屈原是完全褒扬介子的。

介子推在《史记》里的形象是,是功不言禄。“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咎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于同位。乃自隐。”当时,重耳一行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正返国过黄河。重耳的舅舅咎犯(即狐偃),在河边这样跟晋公子重耳说:“我跟您周旋天下这么多年,有过失的地方肯定很多。我自己都知道,更不用您说了,请让我从此离开好了。”

重耳马上表态说:“我若返国,如果不能和咎犯共成大业,让黄河看着作个证明。”于是把一块白璧投入河中,以用来作与咎犯的盟证。

这时,介子推却说,公子能有今天,完全是上天的安排,与我们众人的智慧和各种付出,没有多大关系,这是他对咎犯这种变相要求赏赐做官的做法嗤之以鼻,同时也说明了他中忠心事主的真实心理,可谓与众不同。

《史记》上还说,文公元年春,渡河之前,介子推就自隐了。为什么要自隐呢,因为这时的重耳,大胜已定,回国只待即位了,所以,他提前自隐了。为什么提前自隐,因为不屑一顾与这帮功利之士为伍,《史记》这样记载了他就对母亲说了一番话,推曰:

“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从《史记》中,可以很好解释后来的晋文公为什么忘了赏赐介子推之故。其实,这不是晋文公忘了赏赐,而是介子推辞封受赏,至于后来文公要介子推出来为官,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以怕世人骂他不懂知恩图报。可见,后来的介子推是真心躲官,晋文公也是真心封官,只可怕两人之思想完全背离,而造成了千古哀情。

正是介子推这样的清高孤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西汉刘向在他的《列仙传》里,将介子推推崇到神仙之位,及到了宋朝,更是被宋真宗封为洁惠侯。

再到后来,世人又将介子推与屈原相提并论,认为他“既忠且孝”的典范,于是有了“南有屈原,北有介子”的民间说法。

再慢慢地,寒食节、清明,成为了介子推的精神的承载,成为中华子孙图腾的一部分。正如唐代诗人卢象在其《寒食》诗里写道:“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在这千古传颂的历史长河中,虽然也有人对介子推的传说提出过质疑,但他们不是否定介子推的事实,而是看待寒食节的来历与探讨介子推的初心。

如《荆楚岁时记》寒食条注、唐代人李涪、南宋人罗泌、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近代学者李玄伯认为,寒食节并非起源于纪念介子推。

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则是质疑介子推的初心。他认为介子推“割股奉君”的行为,本质上是为了谋取回报,“当其割股救馁之时,已先伏一求多之念于胸中矣”。割股只是为了获得非常之报,这与易牙煮了自己儿子给齐桓公吃,并没有什么不同。晋文公放火烧山以后,介子推之所以没有跑出来,是因为他不能像鸟那样容易避开火苗。

尽管李渔的说法真是偏颇无理,但他还是没有否定介子推的行为。而不像今天某些无知的今人,自以为通读历史,动不动要对历史来个大手术,认为历史无真相,他看过的,认过的,才是真相,才是真理,其实,他们所喷出来才是真正的“狗屎”。

所以,今人要存疑,乱创新意,也要好好从历史中去找寻规律,找寻根源,无知无畏,只能是遗笑大方。

在21世纪的新天,我们犹应该传承历史,弘扬正义。我们需要睁开大眼,看清认懂我们的祖辈先人的精神境界,以好传承到真正的民族精神之魂。要知道,历史才是我们承载于天的滴水之恩,是我们思想不枯竭的根源。

今天,我们清明说介子推,是可以从介子推身上学习、感悟到这样的气象的:

介子推服侍晋文公,割股奉君以避大难,显示其忠也;返国时看到舅犯要挟文公,耻于与这伙人为伍,显示其清也;携母入介山,隐居养亲,显示其孝也;晋文公用火逼而不出山,乃天性所执,显示其烈也。

尤其可贵的是,介子推一人之神,还可以从其他的千秋忠义中找到注脚,如泪罗之忠(战国时楚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泪罗江死),首阳之清(传说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额),四皓之高(西汉初,高祖聘用不至的东园公、角里先生、绪里季、夏黄公,四人年过八十,隐于商山,时称“商山四皓”),子陵之节(严光,字子陵,与刘秀曾为同学,东汉初刘秀召用,不就,隐居富春江)等等,这些精神,介子推皆无不兼而有之。

所以说,虽然介子推千秋已逝,但他的精神依然是我们今人的榜样、图腾。

《清明祭介子》

一任空穷苦胆终,忠君不愿纳名功。

列国临险头悬尽,数载逃亡股割烹。

避世绵山忘远事,焚身枯柳显高风。

文公不愧天骄子,介子清明自此躬。

参考资料:

1、介子推传记;

2、《晋文公史》;

3、《左传》;

4、《史记》;

5《韩诗外传》;

6、《庄子》;

7、其他网络相关史料的引用。

【作者】

谷新光:湖南岳阳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深圳市科技专家库专家、红色文化传承者。

0 阅读:12

康顺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