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扣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餐桌上的扛把子

人青青风雨 2024-04-20 22:16:48

梅菜扣肉是一道传统的中式菜肴,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1. 准备食材,五花肉、梅干菜、姜、盐、鸡精、十三香、生抽、老抽、蚝油等。

2. 蒸好的五花肉刷上老抽,下锅煎至枣红色,然后放到拔凉的水里泡10分钟,形成虎皮状后切成自己喜欢的大小。

3. 切好的五花肉中加入姜沫、盐、鸡精、十三香、生抽、老抽、蚝油抓匀。

4. 提前拿出一把纯手工的绍兴梅干菜,淘洗两遍下锅炒一炒。

5. 将肉皮朝碗底摆放整齐,抓一把炒好的梅干菜按瓷实,大火烧开转小火蒸40分钟即可。

做梅菜扣肉一般需要以下调料:

1. 老抽:给肉上色。

2. 生抽:调味。

3. 盐:增加咸味。

4. 糖:提鲜。

5. 料酒:去腥。

6. 姜:去腥增香。

7. 八角:增添香气。

8. 桂皮:增加香味。

9. 香叶:添香。

10. 胡椒粉:调味。

梅菜扣肉和东坡肉主要有以下区别呢:

1. 食材:梅菜扣肉主要有五花肉和梅菜,而东坡肉则主要是五花肉。

2. 做法:梅菜扣肉是将五花肉与梅菜一起蒸制;东坡肉则是经过炖煮而成。

3. 口感:梅菜扣肉咸香中带有梅菜的酸味,口感丰富;东坡肉则是肥而不腻,软糯香甜。

梅菜扣肉是苏东坡在惠州当官时创造的一道菜。北宋年间,苏东坡居惠州时,专门选派两位名厨远道至杭州西湖学习厨艺。两位厨师学成返回惠州后,苏东坡叫他们仿杭州西湖的“东坡扣肉”,用梅菜制烹调出“梅菜扣肉”。该菜式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腻人,深受广大惠州百姓的喜爱,并一直流传至今。

“东坡肉”的典故与宋代大文豪苏轼有关。苏轼因触犯皇帝被贬到黄州时,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他烹调红烧肉最为拿手,其经验为“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苏轼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时,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用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老百姓赞颂苏东坡为地方办了这件好事,又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于是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

苏东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苏东坡送来的肉烧法别致,可口好吃。众口赞扬,趣闻传开,当时向苏东坡求师就教的人中,除了来学书法的、学写文章的外,也有人来学烧“东坡肉”。楼外楼菜馆效法他的方法烹制这个菜,供应于世,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遂流传至今。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