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传说中的三苗,屈家岭文化: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瑰宝

船长卡戎 2024-02-10 18:05:02

在很久以前的古老岁月里,中国大地上流传着一段关于黄帝、尧、舜、禹这些英雄祖先的故事。那时候在华夏大地的南方,住着一群勤劳智慧的人们。他们被称作“苗蛮集团”,也有时叫“三苗”或是“有苗”。根据梁启超先生的研究,“苗”和“蛮”这两个字就像是兄弟俩换了个马甲,其实是从发音转来的。具体说就是在尧舜禹的时候,这个“三苗”的名号响当当的。到了春秋时期呢,人们又习惯叫他们“蛮”。

话说在战国时代,魏国的大贤吴起就认为上古时期三苗的部落的家:左边是彭蠡泽波光粼粼;右边紧挨着的就是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也就是古代的云梦泽;南边耸立的是文秀的南山;而北面则守护着壮丽的衡山。

不过说到衡山插个题外话。在后来隋朝文帝时候才被封到了湖南中部,成了咱们今天熟知的那个衡山。而在更早的时候,人们所说的“衡山”可能指的是整个大别山山脉。因为秦始皇当年设立衡山郡的时候,圈定的范围就是围绕着大别山一带,所以那时候的人们也许把大别山这一系列连绵起伏的山峰统称为“衡山”。

这个古书里常常提到的“三苗”,在考古学家们的辛勤探索下。终于找到了实实在在的历史证据,原来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屈家岭文化。他们在湖北中部的荆楚大地繁衍生息,也就是今天的湖北京山屈家岭一带。这些三苗人就如同古籍中所描绘的那样,不仅身手不凡。而且性格坚韧颇有些桀骜不驯,时而与中原诸部发生摩擦冲突。考古学们通过精细的研究和年代测定,就如同侦探解开一个谜团般,确定了屈家岭文化的大概时间跨度,从公元前3300年前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500年前左右。

在那遥远的年代,城头变幻大王旗是常态。那些威震四方的勇士故事,经过时间长河的洗礼,变得既神秘又扑朔迷离;那些曾经开疆拓土的霸主们,他们的雄心壮志,都被岁月悄悄地掩埋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这其中就有后世传唱的五帝中的一些伟大人物,在乱世中挥洒着自己的光芒,虽历经风雨飘摇,但依旧熠熠生辉。

话说在长江中游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有一群智慧且坚韧的人们建立了他们的家园。就在这个群雄逐鹿的大背景下,一个特殊的古国悄然崛起于江汉平原。从一万多年前开始,这里的先民就学会了耕种水稻。他们耐心地驯化培育,使得稻米逐渐成熟饱满,跟现在我们吃的稻谷相差无几。考古学家挖出的大量陶器证明,那时的人们已经会用它们来烹饪美味的饭食。这些江汉平原的人们不仅依靠稳定的稻田农耕生活,还养起了鸡鹅,并且学会了在湖泊河流中捕鱼捉虾。就这样,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

早期的屈家岭文化犹如一颗种子,在长江中游地区生根发芽,并逐渐扩散至淮河上游的信阳等地。这段时间,他们如同年轻的勇士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又稳固自身根基偶尔也会小试牛刀,向外拓展势力范围。随着岁月的流转,到了晚期的屈家岭文化时期,这颗文明之种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它的影响力开始波及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以及赣鄱广大地区,甚至深深地改变了那些地方的文化格局。这一时期,屈家岭文化步入了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华大地的重要区域。

如今,通过考古学家们的发掘研究,我们发现屈家岭文化的先民们是如此智慧和勤劳,他们掌握了高超的农业技艺,种植稻谷,建筑家园;他们会烧制精美的陶器,织造华美的布匹,还会兴修水利,规划城市,甚至可能还涉足冶金技术。他们的影响力从荆楚之地向四方辐射,北至黄河洛水流域,南达长江峡江和洞庭湖平原,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扩张力。

那三苗后来怎么样了?专家们是如何通过考古学证据将传说中的三苗与屈家岭文化联系起来的呢?我们下次再说。

0 阅读:3

船长卡戎

简介:上班带娃看书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