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范雎的命运究竟如何?从死囚到人生巅峰的大逆袭!

一号通史 2021-10-19 12:50:55

春秋战国时期这段时间在我国历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战国时期这段时间。战国这个时期,前半期是魏国的天下,中后期是就都是秦国的天下。

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就正式的朝着富强这个方向走去,并且经过后世几代君主的努力,秦国到最后终于实现了称霸中原的梦。

并且在秦王政时期实现了历代君主一统的大业。

其实“奋六世之余烈”的进程中,秦昭襄王时期绝对是一个重要的时期。秦昭襄王早期,秦国的大权基本都把持在宣太后以及“四贵”的手里,这一状态的转变就是范雎来到秦国。

秦昭襄王秘密召见了范雎,并被他的政见所折服,秦国国内迅速进行了一番新的权利分配。宣太后地位不变不再参与朝政,四贵(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被驱逐。随即范雎也被封为丞相,被封为应侯,地位直超当年的穰侯魏冉。

后来宣太后的势力也在不断被打压,到最后掌握秦国朝政数十年的宣太后一党尽数被驱逐。这看似只是三言两语,其实背后却隐藏着多少的血腥味。

当了一二十年的傀儡帝王,秦昭襄王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老秦人原有的勇气。从后来范雎的地位我们就知道,秦昭襄王是多么的感激与信任范雎。

范雎毕竟是有大才能的人,他所提出的“远交近攻”的思想经过时间的考证确实是正确的。

三晋之地也正是在“远交近攻”的策略下逐步被蚕食,后来秦国发动的“长平之战”,我们只知道白起立下了滔天战功,其实范雎在这次战役中的出力也是不少的。

在范雎的计谋之下,赵国也成功的将主将廉颇的位置让给了一名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这一战下来秦国打掉了山东六国中唯一一个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秦昭襄王在六国之间的地位再一次水涨船高。

这一切的成果秦昭襄王最想要感谢的人就是范雎,所以也就有了秦昭襄王的替范雎报仇的时间。那年秦昭襄王为了给范雎报仇,将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骗到了秦国,并威逼他将躲在赵国的魏齐交出来。最终逼得魏齐只有刎颈自杀的地步。

对于当初同样羞辱自己的须贾,范雎也是做了一些羞辱。之所以没有将须贾赶尽杀绝,是因为须贾赠衣的缘故。

这其实也是变相的在展现范雎恩怨分明与瑕疵必报的性格。

对于曾经帮助过他的两个恩人,也都得到了范雎的报答。郑安平在秦国毫无功勋可言就被范雎推举为将军。

王稽则被推举为河东郡的郡守,虽然这两个人最后的结局也都是死,但总的来讲都是他们自己咎由自取的。

不过范雎的这些作为也为他埋下了祸根,感恩是一件好事,但是也要安排在适当的位子上。

根据相关记载,范雎在公元前255年,回到了自己的封地,没几年就病死了。

根据竹简《编年纪》记载,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

也就是说在秦昭襄王五十二年,范雎与王稽被一同处死。

虽然范雎的人生很坎坷,但是他的死却并不冤。他的一生对于秦昭襄王以及秦国来讲也都是居功至伟的。

0 阅读:173

一号通史

简介:好的历史故事中,有我,也应该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