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法力无边的刘生,人在香港,怎么做到手眼通天,情报从哪里来?

阿三侃剧 2024-04-28 13:17:07

在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操着一口流利港式普通话的刘生,无疑是一位引人瞩目的角色。尽管身处香港,但他对中国大陆的一举一动却了如指掌,仿佛拥有一双洞察世事的眼睛。

他一方面通过出售情报获取利益,另一方面则负责营救那些陷入困境的人们。刘生的商业活动可谓是风生水起,他的双手紧紧抓住了财富和权力,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

在望北楼这个情报交易的舞台上,情报掮客众多,但真正值得信赖的却寥寥无几。当我们回想起高小琴初来乍到望北楼的那一刻,她亲眼见证了一位收受贿赂却未能履行承诺的情报贩子被黑帮无情地解决掉。

因此,刘生能够在香港情报界立足数年,屹立不倒,自然有着他独步天下的本领。那便是他始终秉持着“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原则,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关于刘生的能力,赵瑞龙无疑是最有资格评价的人。三年前,赵瑞龙因涉嫌犯罪而被迫逃离至香港的望北楼,然而在政治掮客的协助下,短短十八天内,所有的麻烦便烟消云散,一切恢复如常。

尽管赵瑞龙并未公开提及究竟是哪位幕后大佬伸出援手,但根据剧情的发展,这位神秘人物极有可能就是刘生。

身为情报界的翘楚,刘生不仅擅长贩售情报,更能巧妙地化解各种江湖纷争。赵瑞龙与杜伯仲这两位长期交恶的搭档,正是在刘生的调解下,才得以从幕后走到台前,最终坐上了谈判桌。

凭借着出色的沟通技巧和灵活的手腕,刘生仅凭一张巧舌如簧的嘴巴,便轻松赚取了高达一百万元的收入。

刘生这类人通常被贴上“中间人”和“和事佬”的标签。然而,相较于其他同业者,刘生还具备一项独特的竞争优势——舆论战。

让我们回忆一下《镜鉴周刊》对沙瑞金的猛烈抨击。据剧中透露,这篇文章乃是赵立春授意海外媒体发布的,其主旨鲜明,直指沙瑞金否定汉东的改革开放。

否定汉东的改革开放——这句话并非首次在剧中出现。刘生以三个月的反腐行动来否定汉东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成果,这无疑是他的创新之举。

在剧中,刘生曾向赵瑞龙坦言,自己曾在《镜鉴周刊》担任多年记者。结合刘生在《镜鉴周刊》的工作经验以及海外媒体对沙瑞金的攻击性文章,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赵立春发起的这场舆论战,背后的策划者正是刘生。

寻找突破口、组织撰写文章、发表文章——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操作,无疑是刘生最为得意的杰作。

刘生如同红牛一般,其能量之大,令人难以置信。那么,问题来了,刘生的情报究竟是从何而来?

凭借着刘生曾任资深时政记者的身份,他的人脉和渠道自然不在话下。然而,一个记者即便能力再强、人脉再广,也无法仅凭个人资源就能构建如此庞大的情报网络和产业链。因此,刘生的情报来源必定另有蹊跷。

在剧中,编剧通过刘生本人之口,揭示了情报来源的秘密。在成功促使赵瑞龙与杜伯仲达成和平协议之前,刘生曾有如下一番言论:

“如今我的公司正急需人才,中国内地三十多个省级行政区,即使每个省份只安排一名主管,也需要三十余人。再加上一线情报人员及打捞人员,我的业务难度日益增加。往往在我尚未成功营救出人质之时,我派遣的救援人员反而深陷囫囵,例如刚刚那位王老板,令我痛失两名得力干将,其中甚至包括一名女性。”

这段话表面上看起来繁琐复杂,然而深入挖掘之后,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尽管刘先生并未直言不讳地提及他的信息来源,但从他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其独特且有效的商业模式—他在繁华的香港坐镇,通过远程操控全国各地的业务主管,而这些主管则直接领导和管理一线员工。

在这段精彩的台词结尾处,刘先生悲痛地表示,由于营救行动失败,他刚刚失去了两位得力干将,其中甚至包括一位杰出的女性将领。这个镜头的转换十分巧妙,刘先生的话音刚落,镜头便立即切换到钟小艾身上。

这种镜头的快速切换和过渡,无疑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女性,将领——这几乎是编剧最为直接且明确的暗示。

确实,只有具备非凡才能的人才能够完成那些不平凡的事业。毕竟,无论是获取信息,还是实施救援,如果没有超凡脱俗的人际关系网络,那么这样的特殊业务是难以开展的。

刘先生这样的精英人物固然稀少,但钟小艾式的人物却遍布各个角落。

你的关注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点击关注,让我们一起创造更多可能!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