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些: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些事

卖油郎与花魁女 2024-01-14 14:56:41

《万历十五年》1587, 是历史学家黄仁宇最负盛名、也是体现其“大历史观”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一般史家认为的明朝灭亡之起点,如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去世,万历二十年(1592年)援朝鲜之战,万历三十一年间的“妖书案”,接下来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起的“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萨尔浒之败等。

与这些年份相比,万历十五年(1587年)虽然有海瑞、戚继光的去世,但终究只是无足轻重的一年,也即如其英文版的书名:无关紧要的1587年。

万历中兴

万历中兴指的是明朝万历帝时出现的短暂中兴局面。其中兴之势主要归功于张居正在朝政上的治绩。政治上推行新政,任用贤官;经济上实行“一条鞭法”,丈量全国土地,加强中央对粮食的宏观控制,还派遣潘季驯治理黄河;军事上革除军备废弛的种种弊端,加强军队训练,整顿海防。

1739 年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乾隆四年(1739年),经乾隆帝钦定,合称“二十四史”。并刊“武英殿本”。

万历三大征

对于三大征的消耗,《明史》载:“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又卷百二十三《王德完传》:“近岁宁夏用兵,费百八十余万;朝鲜之役,七百八十余万;播州之役,二百余万”。据此可以粗略统计出这八年间国家的军事开支高达一千一百六十余万两白银。

明神宗虽不上朝,但并不是不理政。“万历三大征”的胜利就是在不上朝的时期取得的。明神宗万历二十年至廿八年(公元1592-1600年)间,先后在中国西北、东北、西南边疆接连展开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三役分别为平定蒙古人哱拜叛乱的宁夏之役、平定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的朝鲜之役,以及平定贵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播州之役。明朝三战皆胜,史称“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是明神宗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年(1592-1600年)间,先后在中国西北、东北、西南边疆接连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三役分别为平定蒙古人哱拜叛乱的宁夏之役、平定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的朝鲜之役,以及平定贵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播州之役。明朝三战皆胜,但国力亦损耗巨大。

明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特别是景德镇青花瓷和其他彩釉瓷的生产规模,工艺水平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明朝瓷器上的款识在种类、工艺、字体等方面也随之更趋完善,并开始流行在瓷器上题写帝王年号即官窑纪年款。民窑产品书写纪年款的也有,但字体较为草率,不及官窑规整。

明朝享国276年,共传16帝,有帝王年号17个,但由于政治原因,洪武、建文、洪熙、正统、景泰、天顺、泰昌7个帝王年号的纪年款瓷器至今未曾被发现,故明代纪年款为十个,依次为: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崇祯。近来据传发现有明景泰、天顺朝官窑款,但未经证实。

0 阅读:124

卖油郎与花魁女

简介:旅游者通过观光拍摄异国异地的风景名胜、人文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