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京津冀一起过大年”之《非遗文化过大年》丨春节,来正定听穿越千年的鼓声

纵览新闻 2024-02-03 19:50:11

纵览新闻记者 李见

“咚、咚、咚……”临近春节,正定县东杨庄村村北的小广场上,一支几十人的锣鼓队经常在这里排练。鼓手们腾挪跳跃,鼓槌上下翻飞,彩绸飘舞,气势雄浑。

他们排练的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战鼓。春节前后,这支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左建华带领的常山战鼓队将有多场表演,铿锵的鼓声为龙年春节增添了喜庆和热闹。

说起常山,大家一定不陌生,三国名将赵子龙正是常山郡人氏。沧海桑田,璀璨瑰丽的文化遗产在时间长河中愈发闪亮,常山战鼓就是其中的代表。

常山战鼓队制作的祥龙。(供图/左红伟)

“常山战鼓历史悠久,在战国时就有了雏形,明代始在民间流传盛行。”2月1日,东杨庄村常山战鼓队总领队左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数家珍,“别看就几种打击乐器,‘套路’多着呢!光主要的曲牌就有《么二三》《小西鼓》《大西鼓》《迈大步》《猴爬杆》等十二首。”

东杨庄村常山战鼓队总指挥左红伟告诉记者,他们的战鼓队最初由40多名农民业余鼓手组成,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目前战鼓队已经有90多名队员。

“战鼓是村里的绝活,每次表演,铿锵激越、气势如虹的鼓声总能赢得阵阵喝彩。”左建华说,每年春节,他们总能接到各种演出邀约,今年也不例外。“今年春节前我们在正定南城门瓮城有演出,正月里也有多场演出。”

龙年春节,为了给游客最好的体验,东杨庄村常山战鼓队的队员们专门制作了两条祥龙。“因为是龙年嘛,增加这两条龙是为了丰富咱们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元素,也预示着咱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所以我们增加了舞龙表演。”左红伟说。

常山战鼓队在进行舞龙彩排。(供图/左红伟)

左红伟说,舞龙表演的时间是农历大年初一、初二、初七。“其中大年初一在隆兴寺门口,初二在开元寺门口,初七在赵云庙。另外,初一下午在隆兴寺、初六上午在正定南门有战鼓表演。这些演出都可以免费观看,欢迎大家来正定红红火火过大年!”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