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请示毛主席,特调韦国清北上打援,结果他们都成摆设

奕伟聊过去 2024-04-28 22:04:34

济南战役胜利之后,有人就提出,粟裕当初是不是多虑了?是否把敌情估计得过重了?部署了那么多兵力打援,结果敌人的援兵根本不敢上来,连粟裕本人都成了摆设。

1948年的济南战役是三大战役的序幕,毛主席高度重视这次战役,专门指示,“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粟裕是济南战役的最高军事统帅,可是他本人并没有到济南前线。

粟裕的指挥部设在了宁阳县西北的大柏集,离济南很有些距离。粟裕的指挥部为什么设的那么远呢?因为一开始,济南战役就由两部分组成,攻济和打援。当时提出的方针是“攻济打援”。

这也很好理解。我们打济南,蒋介石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他要调集各路大军前去营救济南。必须把敌人的援兵死死挡住,才能确保济南战役的胜利。

粟裕战术思想的一个经典,就是攻城打援。表面上看他在攻城,其实他的重点是打敌人的援兵。可这一次,毛主席有了指示,必须真打济南,拿下济南城。尽管如此,粟裕仍然高度重视打援。

当时主攻济南的部队有六个半纵队加上特种兵纵队的大部分,共14万人,由许世友谭震林指挥。而打援的部队有八个半纵队和特种兵纵队的一部分,共18万人,由粟裕亲自指挥。

打援的部队比攻城的部队都多。济南战役之前,粟裕担心打援的部队不够,特意请示毛主席,要求调苏北兵团主力北上参加打援。苏北兵团的司令员是韦国清。

(开国上将韦国清)

韦国清原本是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归属东线兵团许世友指挥,在山东境内作战。1948年3月,为了支援刘邓大军,韦国清率领第二纵队南下华中地区,和当地的两个纵队合编成苏北兵团。

这刚南下才没有几个月,粟裕又命令韦国清回到山东,参加济南战役。并不是让他攻城,而是让他和自己一起打援。毛主席批准粟裕的要求。

韦国清二话不说,亲自带着兵团所属的两个纵队和一个旅,顶着大雨千里北上,又回到了山东。这里要为韦国清将军点赞,为了全局的胜利,他从来不讲条件,不叫苦,来回跑了不少路程。

1955年,韦国清被授上将军衔,他是57位开国上将之一,建国后长期主政地方,是广西的一把手,晚年还进京担任了总政治部主任,成就非常之大。

(韦国清和许世友)

济南战役打响,猛和尚许世友用了八天八夜成功拿下了济南城,活捉王耀武,没有让毛主席失望。因为许世友打得太快,而粟裕打援大军又严阵以待,来自徐州方向敌人的援兵畏惧不前,不敢越雷池半步。

弄到最后,敌人的援兵竟然主动撤离了。粟裕指挥的18万打援部队几乎无仗可打,包括千里北上的韦国清苏北兵团主力部队,一路上只打了一些小仗,几乎是白跑一趟。

粟裕和韦国清都成了摆设。事后就有人提出疑问,是不是粟裕之前的顾虑太多了?浪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竟没有派上用场。话不能这样说。

攻打济南这样坚固设防的省会城市,对于粟裕来说还是第一次,必须要慎重。而且毛主席之前就强调徐向前打临汾费去了72天,一定要谨慎从事。

对于粟裕这样的战略部署,毛主席是完全同意的。并非粟裕自作主张。正是因为粟裕部署了强大的打援集团,而且亲自坐镇指挥,守株待兔,严阵以待,敌人才不敢冒然来救济南。

他们来了,也难逃一死。粟裕这样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不能事后诸葛亮去指责粟裕。

(参考书籍《粟裕战争回忆录》《韦国清传》《决战:华东解放战争》)

4 阅读:938

奕伟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