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自古文人墨客爱香之极。(文人爱香)

伍佰艺沉香 2024-03-17 20:07:45

银亮细巧的香刀拈在指尖,轻轻刮下棋楠香的香丝屡屡,捺一笔羽扫拨落银叶,

纷纷然,至缓而静,薰香一炉沉香丝。

无人胆敢扰动那火木相暖的瞬间,香味无形无色,如一缕魂自坚凝中生出,缭绕于无尽意间,

凉甜之感扑面而来,层次分明,浸蕴日久的余韵清清淡淡,既是文人四艺(品香、烹茶、挂画、插花)之首,亦是感怀与绮思的代称,古往今来多少才子佳人将婉转的哀思藏在香里呢

说起爱香的文人,自然得提到自称「香癖」的北宋大词人黄庭坚,不只品香、咏香也制香,认为香有十德,能「感格鬼神,清淨心身,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障。」

白话来说,就是不能没有它,简直是居家常备药的描迹,日子若无香可真过不下去。他师承苏轼,仕途也跟老师一个样,又是待罪编管,又是贬谪他方,曾落住在一处嘈杂市集内的破屋子,对门就是血气蒸腾的肉铺,

蚊蝇不绝,难堪难忍。这时,他必焚香而坐,刹那之间,所有尘扰都不上心头,

【花香熏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何所似乎,八节滩头上水船】

说他闻到花香,禅定就被打破了。昔时总纳闷,这么有定性的诗人怎么会这么简单就被一束鲜花给乱了套,现在知道了,这人禁不起品香。

香道在宋代发展至巔峰,宫廷与民间都爱香,

其中皇帝官员和文人尤爱沉香,

譬如天下第一极品文青宋徽宗,一下朝就急着躲回书房烧炉沉水香,然后专注研磨,提笔临摹王羲之的书法,孤自清幽。

皇帝常以沉香作为赏赐朝臣的礼物,臣子也以身上的香息作为身分象征,甚至因为太香掳获龙心而屡被召见。

如翰林学士梅询每次上朝前必先焚两炉香,熏得公服内两袖怀香,禀奏要事时两手一甩,就是满堂如意了。看来梅询深谙为官之道,沉香本具通关开窍、畅通气脉的功效,上书前让皇帝心平气和,方不致因错置一词而遭怪罪。

最近也有香友们反馈,薰了几个小时的沉香,出来衣服上都有淡淡的棋楠香味,很是舒服惬意,微风出来,清新雅致提神。

沉香也在宋代普及民间,文人雅士生活无处不生香。

现如今面对满目得高科技,高档设施,内心世界充满孤独,人们需要一种具有天然品味的,与时代相互呼应的精神文化来充实,

沉香正式满足这种精神文化之一。

香味,是一种抽象无形的东西,是一种令人感到愉悦的“气”,它比声音或影像更具魅力。香气不只是芬芳的气味而已,它点出神秘幽远的空间传递,还有一种沉稳优雅的感觉,香气如烟,烟形如画,丰富美丽,回旋飘忽,如音乐,如舞蹈,值得一再鉴赏。人类对香气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有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

作为修身养性的香道,给人的感觉是优雅的,起香后云烟袅绕多姿让人除却烦忧。

焚香﹑闻香过程之美有无限想象空间,香气可引发回忆与联想,让我们欣赏无边无际的深静之香。她还是一种启示,启示我们在浮动的、浮华的人世中,保留那份深沉的、永远不变的芳香。

0 阅读:2

伍佰艺沉香

简介:心在远方,只需勇敢前行。最前沿旅游动态,您的随身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