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证|美国药物成瘾“罪魁祸首”是谁?持有毒品只需罚100美元?

凤凰卫视 2024-01-09 20:00:42

2023年10月,美国知名情景喜剧《老友记》中“钱德勒”的扮演者马修·派瑞在家中浴缸里意外去世,死因是“氯胺酮的急性作用”。氯胺酮是一种精神类药物,俗称“K粉”。据说马修·派瑞一度每天要服下55片止痛药,还去过60次多次戒毒中心。马修·派瑞被“药物滥用障碍”纠缠的一生让一众“老友粉”唏嘘不已,而他的经历与挣扎也代表了美国众多瘾君子的痛苦。

近半年来,众多讨论“美国药物成瘾问题”的贴文中几乎都提到,美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5%,但是却消费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

什么是阿片类药物?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解释,阿片类药物是一种在身体神经系统或大脑特定受体中起作用的物质,可以减轻疼痛。像吗啡、可待因、杜冷丁、芬太尼等都属于阿片类药物。不过,除了缓解疼痛,阿片类药物还会让人产生愉悦感,并导致依赖和上瘾,使用不当则会使人丧命,因此这类药物在全世界范围内几乎都是受到管制。

看来阿片类药物,确实存在“成瘾”问题。所以,如果网传数据是真的,是什么导致了美国的药物成瘾泛滥?有贴文分析称,美国人是世界上最怕疼的群体,甚至会把止痛药当成糖豆来吃,这造成了美国民众对阿片类药物的高度依赖。

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边鉴证,一边揭开美国漫长且顽固的药物滥用危机。

(一)美国消费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网传美国药物成瘾贴文中提到的美国人口仅占全球约5%,却能消费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这个数据由谁发布的,准不准确?

2021年6月,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发布了一份报告,题目为《处方阿片类止痛药物的消费:美国和其他国家阿片类药物使用的比较》。在这份报告的第六页中写道:美国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5%,但在2009年消耗了世界上大约30%的阿片类药物,包括世界上99%以上的氢可酮和80%的羟考酮。而这份报告的引用的数据来自于国际麻醉品管制局,其统计是在对阿片类药物进行详细分类后进行的,数据显示:2009年阿片类药物氢可酮的全球消费量为39.1吨,美国几乎占世界总量的全部。此外,2009年阿片类药物羟考酮的全球消费量达到77吨。

所以,其实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的结论是:2009年美国羟考酮的消费占比达到了全球的80%,而总的阿片类药物销量占比是全球的30%。但为什么美国的不少学术论文,包括美国官方机构都引用的是“美国消费了全球80%阿片类药物”这一数据呢?

我们猜测也许是因为羟考酮生物利用度高、给药途径多,因而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最为主流的阿片类药物成分之一,消费量在全球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很有可能这个80%是根据羟考酮的消费量得来的。

另外,我们查阅了国际麻醉品管制局2023年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仅我们最熟知的吗啡一项,2021年,美国人的吗啡消费量为全球消费量的33.4%,这一数据是全球所有国家中最高的,几乎是所有欧洲国家加起来的消费量。

所以,根据我们查询到的信息,美国是阿片类药物消费大国这一点毋庸置疑。

(二)美国人最怕疼,把止疼药当糖豆吃?

为什么美国人对于阿片类药物的需求量会如此庞大?这真的是因为美国人最怕疼,动不动就要吃止痛药吗?

江剑(美国加州注册药剂师):“美国人是世界上最怕疼的群体,这个说法,也对,也不对。在医生角度,最主要的责任是为了帮助患者解除痛苦,而最佳的一种药物就是阿片类药物,特别是对那些有长期疼痛的患者,比如关节炎、癌症,这类患者非常需要阿片药物帮助他们保证正常的生活。所以说,在美国之所以用阿片药物这么多,特别是合法的途径,最主要的和医生的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上世纪90年代末之前的美国,医生担心阿片类药物的成瘾问题,几乎只给癌症患者开阿片类药物,但时至今日,为什么会演变成江医生说的这样。这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第一波阿片类药物危机。

在1996年,美国普渡制药公司将一种名为“奥施康定”的止痛药物投入市场,宣称“奥施康定”不仅可以长效止疼,还可以避免成瘾,并承诺对所有人都是安全的。该公司制作了一系列宣传片直接向拥有处方权的医生宣传这种药物的神奇效果。

《老友记》中的马修·派瑞正是这一波药物成瘾危机的受害者。1997年医生为他开出了第一片阿片类止痛药,当时,伴随着奥施康定的成功,控制普渡公司的萨克勒家族成为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此后,其他制药公司开始效仿普渡公司的做法,推出大量类似的产品。美国疼痛协会还发起了将疼痛作为“第五生命体征”的运动,呼吁人们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疼痛。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阿片类药物依赖,2000年后普渡公司收到了来自美国联邦和各州的数千起诉讼,并面临着来自美国政府的天价罚单。美国疼痛协会也在2019年,被指控与生产阿片类药物的制药公司勾结而被迫关闭。但可惜的是,“阿片类药物无害论”和“止痛文化”这时候已经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民众。这恐怕就是“美国人更怕疼”的来源。

目前,美国的医生如何在疼痛治疗的理念和避免药物成瘾的问题中找到平衡?是否有具体的管理规定成为医生用药的依据呢?

对于阿片类药物的用药指引、药物管理等在美国涉及到三个机构,分别为CDC(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DEA(美国缉毒局)。阿片类药物的用药指引和批准管理由CDC和FDA完成,涉及到阿片类药物的统筹管理和药物滥用的问题则由DEA负责。

江剑医生为我们介绍了DEA对于这类药物的分类和管控方式的具体规定。

另外,我们在CDC(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官网,找到一份了2016年发布,2022年更新的《CDC处方阿片类药物治疗慢性疼痛指南》,这份指南主要是为开阿片类处方的临床医生提供详细的疼痛护理建议和指导。指南中特别提出“这些建议无意作为组织、医疗保健系统或政府实体对人群的政策或实践的绝对限制来实施。建议是自愿的,旨在支持,而不是取代个性化、以人为本的护理。满足特定患者的护理需求和临床情况的灵活性至关重要。”

由此可见,美国对阿片类药物一方面分类严格,一方面又讲求在临床应用中的灵活性和特殊性,这就造成了药物滥用问题长期被关注又得不到解决的局面。

CDC在2023年8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从1999年到2021年,美国仅仅是“处方”阿片类药物摄入过量就导致了大约28万人死亡。而且这个死亡人数还是连年增长的。2021年过量服用”处方“阿片类药物造成的死亡人数几乎是1999年的五倍。这份报告还特别提到“处方滥用已经成为整个美国日益严重的问题。”

(三)美国药物成瘾问题为何难以解决?

美国第二波阿片类药物危机开始于2010年,元凶是成本更低、起效更快的毒品海洛因,根据CDC的统计2012年大约有超过51.7万人报告吸食海洛因上瘾。CDC数据还显示,从2013年开始阿片类药物过量的相关死亡人数再次上升,这也被认为是美国的第三波阿片类药物危机的起点,是由于非法制造的芬太尼大量出现。

芬太尼究竟是什么?既然它会造成如此严重的社会问题,那为什么会被研发出来呢?

江剑医生告诉我们:芬太尼的效率甚至是吗啡的100倍,只需少量就可以达到止痛作用,甚至会上瘾和致死。此外它携带方便,制作简单,是瘾君子和毒贩们的最爱之一。

虽然,芬太尼如此危险,但我们发现它并不在DEA(美国缉毒局)对药品风险性划分的五个等级的最高管控等级中。最高等级药物的规定是没有医疗用途的,只属于非法或“街头”药物,如大麻、海洛因等,它们被认为最有可能出现使用障碍和滥用;而芬太尼则属于比它们管控等级低一档的药物,这类药物被看作是具有医疗用途,但是很可能被滥用,同样被列入这一类别中的还有吗啡、可待因等。

以比芬太尼更高管控类别的大麻为例,美国大多数州都通过法律,将大麻的医疗用途合法化,还有24个州、三个美国领土和华盛顿特区承认大麻的娱乐用途合法。2020年11月,俄勒冈州选民甚至通过了“110号法案”,规定在该州持有少量海洛因、冰毒、可卡因等毒品只需缴纳100美元罚款。

那么,美国针对长期以来的药物依赖和毒品泛滥问题,有哪些举措去应对,效果又如何呢?

奥巴马执政期间曾签署《21世纪治愈法案》,拿出10亿美元应对用于治疗中重度疼痛的阿片类处方药的滥用危机;特朗普就任后将这一议题当作白宫优先事项之一,还曾将阿片类药物危机列为一项“全国性的紧急事件”;拜登政府将解决药物成瘾问题列为其“团结议程”的一部分,并将芬太尼与非阿片类镇静剂甲苯噻嗪混用问题,列为美国的“最新威胁”。

然而根据CDC(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美国因药物过量而死亡的人数依旧连年上涨。

孙冰岩(北京大学副研究员):“美国对阿片类药物管控的政策,它从内容来说,立法管控是非常严格的,包括对很多这种成瘾类的药物的使用。但是它落实到地方的诊所、医生和地方监管机构,就变得非常宽松。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毒品药品治理上政策的存在非常明显的分歧,这也是导致美国毒品药品治理非常失败的一个关键原因。共和党在毒品和药品治理方面,一直秉持的理念是对吸毒者和持毒者要严打。但是对美国的药企,也就是销售阿片类药物的企业来说,追求利润这是自然市场的需求,他们是予以承认的。民主党的理念和共和党是不一样的,他们认为加强对毒品的执法,并不会阻挠美国人吸毒或者滥用药品,美国人只会用更偷偷的方法,通过规避法律的方式去获得毒品,地下毒品市场将会越来越猖獗。所以,民主党的思路是加强严打是没有用的,应该引导毒品的科学管理,并且让人们学会科学吸毒,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2018年开始,他本来采取的是让司法部去严打美国吸毒现象,包括毒品持有,但当时民主党控制下的地方政府,就开设这个科学辅助吸毒中心,如果有人想吸芬太尼、海洛因或者其他一些毒品,他们就会在科学人员的建议之下去帮助想吸的人注射或者告诉他应该怎么科学吸毒。当然民主党也从毒品的来源,包括社会阶级问题、种族不平等问题等方面去提出过更深层次的解决美国毒品问题的方法,但共和党的反对啊,所以在国会就很难通过。”

制片人:梁茵

编导:张恒‍‍‍

编辑:于二丫 戚康慧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