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超声速武器项目转变风向,piao到挂壁的主管送出致命一击

穿过大海来摸鱼 2024-04-01 21:48:00

美国海军教你正确的腐败姿势​

我国“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先生是高超声速技术的最早倡导者之一。他在1945年曾发表《论高超声速相似律》论文,率先采用“Hyersonic”一词来表示高超声速,同时定义了“飞行速度大于5马赫”的标准。在去年12月底,美国防部将高超声速技术列为2024年五大国防技术优先事项之一。

今年3月22日,美国国会研究部门发布关于高超音速武器相关的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美国国防部为高超音速武器申请的2025年预算为69亿美元(远程火力打击申请总额为98亿美元),高于 2023 财年的 47 亿美元。

而在前不久,据报道,美国空军采购项目副主管戴尔·怀特中将近日在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接受质询时透露,空军研究实验室正在将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究方向从当前的高超音速导弹转向可重复使用的高超音速侦察机。

美国空军和陆军本想在2022年和2023年实现部署高超音速武器的目标,但因在测试环节多次遭遇失败,美国空军转而研制不同的武器。美国空军在2021年与一家名为“赫尔墨斯”的公司签署了价值6000万美元的合同,研制能够以五倍音速飞行的喷气式飞机。该公司于2022年发布了发动机试车视频。美国空军另一款受关注的高超音速侦察机,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SR-72“黑鸟之子”,这型飞机更符合美国空军对于“可重复使用的高超音速平台”的要求。

在刚刚过去的三月份,俄罗斯再次使用“锆石”高超声速导弹对乌克兰进行了多次打击。据悉高超声速武器主要在40~100千米之间的临近空间滑翔飞行,并且具有较强的机动能力,弹道不固定,现有拦截弹的拦截速度和拦截高度很难将其拦截。现有防御系统很难对其飞行运行轨迹进行预测,基于预测制导的拦截弹也难以有效拦截。有分析指出,若采用追踪目标制导的拦截弹拦截,则拦截弹的机动过载能力要达到目标的3倍,而现有拦截弹很难达到这一目标。

锆石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高超声速武器对现有防空网的挑战不是所有国家都能接住的,在拦截武器方面,美国启动了多个高超声速防御武器项目,但最具发展潜力是滑翔破坏者(Glide Breaker)项目和滑翔段拦截弹(GPI)项目,此外还对“标准”-6导弹进行改进,赋予“宙斯盾”战舰反高超声速武器的能力。

2012 年之前,美国的发展重点聚焦于高超声速武器的研发,先后进行了HTV-2、AHW、X-51A等飞行器试验,而很少关注这类武器的防御问题。

2012年以后,随着俄罗斯高超声速武器的不断试飞成功且渐次列装,美国开始意识到了这类武器的威胁,并逐渐重视此类目标的防御问题。特别是2019年1月美国发布的《导弹防御评估报告》,相比2010年的《弹道导弹防御评估报告》,明确将高超声速武器纳入防御对象;同年4月17~18日,美国国防部组织了关于“高超声速能力”专题研讨会,美国防部各局、各主要战区、空海军以及洛马公司、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多家单位参会,围绕高超声速武器的发展和防御发言交流。此外,导弹防御局主席格里夫斯空军中将在2019年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战略力量分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在汇报导弹防御系统建设时,专门提到了高超声速防御的问题。

从美国的反高超声速武器系统发展来看,美国以现有弹道导弹防御和防空能力为基础,针对高超武器特点和防御难点,致力于防御装备和相应技术研发,在预警探测和拦截两个领域加快关键技术的攻关,提升反高超声速武器的能力。

特别是在前不久,胡赛武装在红海亮出了自己的高超声速导弹,使得美军海上防御压力上升了几个量级,在自身“高超”武器还见不到影的情况下,大毛的家伙式已经参与了实战,连拖鞋军都公开展示了“肌肉”,情何以堪啊!侦察和防御计划的优先级自然获得了提升,那么美帝“高超”打击项目究竟卡在了哪里呢?

老美作为蓝星扛把子的存在,对“高超武器”的研发起步非常早,从20世纪50、60年代就一直致力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发,进入21世纪,高超声速武器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911事件后,拉姆斯菲尔德主导的“军改”强调1 h快速打击全球任意地点的能力,随后大把大把的绿币被拨给了这个项目。

高超声速飞行器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依靠自身先进的推进系统就可实现大气层内数倍音速的飞行器,这主要得益于其高性能动力推进系统。超燃冲压发动机、脉冲爆震发动机是这类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技术。第二类高超声速飞行器又被称为助推滑翔高超声速飞行器,其特性可描述为:在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增加了进入大气层后的利用气动控制系统以实现有限机动,具备有效升力拉起(有可能再次冲出大气层再返回,也可能依然在大气层内),并且能在大气层内长时间滑翔飞行。

当时美军对“高超”武器的研发是分散的, 各部门都是自己玩,所以各单位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技术路径。海军计划改造三叉戟潜射导弹、空军计划改造和平守护者导弹。到了2003年美国空军联合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启动了从美国本土运送和应用兵力计划(Force Application and Launch from the Continenta1,FALCON),开发飞行马赫数大于5、2 h全球到达的飞行器。助推器采用民兵II、和平守卫者改造的米诺陶火箭,滑翔器为通用航空器(Common Aero Vehicle,CAV)。

拐点出现在2008年,这年美国国会终止了各分支机构的研究,并取消了对“弹道导弹改装常规弹头”的项目思路,将全球快速打击(Prompt Global Strike,PGS)战略修改为常规全球快速打击(Conventional Prompt Global Strike,CPGS),同时明确由国防部统领CPGS能力建设,重点发展助推滑翔式和吸气式高超声速武器,实现了研发工作的“集权”,项目目标由装备研制变更为技术验证,各部门不得再各行其是浪费公共资源。除了空军和海军外,项目也纳入了陆军,并组建了由军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校等在内的国家级科研团队,共同开展技术攻关。

调整之后的CPGS项目在国防部直接领导下重点支持了两大技术方案:(1)DARPA和空军牵头的HTV-2方案;(2)陆军牵头的AHW方案。然而,集权后成果让五角大楼后悔得直呲牙,HTV-2的两次飞行试验,均告失败;AHW的3次飞行试验,2次成功,1次失败;X-51A的4次飞行试验,2次成功,2次失败。

搞科研嘛,失败是难免的,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他妈,以美帝的底子这点试错成本就是洒洒水啦,不必再在意,本来美军的“高超”项目就这样跌跌撞撞地进行着,哪成想,平地一声雷,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

AHW双锥体高超声速再入飞行器

没过几年,同行友商纷纷公开承认列装“高超”武器,某个人畜无害的兔子还在阅兵式中高调展示,好家伙,明明嘴上都说没复习,最后小丑竟是自己,功课没做的就剩自个了,能不急嘛!

当时的懂王是什么人,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必须要争一把,头把交椅只能在自己的屁股下面,2018年8月,美国空军携手洛马签下4.8亿美元的合同,开发可空中发射的高超声速武器。

懂王拉出了美国的业界大佬迈克尔·道格拉斯·格里芬,敕封其担任美国国防部首位专门负责研究和工程的国防部副部长,美国“高超”项目由此步入快车道,一时之间多个研发项目纷纷上马,自2019年以来,国防部已在高超音速导弹开发项目上花费了超过80亿美元。其中2019-2023财年,ARRW项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负责研制)共获得13亿美元拨款,包括2023财年花费4.6亿美元采购AGM-183A原型弹(根据试验次数推断不超过3枚)。这些计划包括陆军、海军和空军分别开发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导弹;DARPA、空军和海军合作研究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技术;以及导弹部件的各种研究计划。在其最新的五年预算计划“2023年未来防御计划”中,国防部要求在2023年至2027年期间拨款130亿美元用于开发高超音速导弹,并拨款近20亿美元用于采购导弹。(采购请求仅代表陆军和空军计划;海军尚未为其正在开发的高超音速导弹申请采购资金。)

迈克尔·道格拉斯·格里芬

格里芬同志对项目很有信心,他认为美国“接近掌握技术”,之前只是没需求,有了大佬的表态,官方花钱也是痛快,几十亿美刀砸起来不心疼。

各位看官有没有发现什么猫腻,这项目还没咋的呢,实验都没做明白,导弹的采购都编好了,美帝的财务堪称遥遥领先,这玩意还兴玩“预售”,不光有“预售”买蓝图,还有“公摊”呢,折腾了一年后,最初由各部门提出的七个ppt被毙掉五个,花掉了三十多亿美刀,国会老爷们寻思着有点不对劲,钱花进去了咋不见冒泡呢?

这套路是不是有点熟,先把项目立起来,搞定预算,然后申请追加经费,把老爷们当傻子啊,真当人家白混的,这时一则举报把各位老爷和吃瓜群众都吸引了过来!

2019年,空军承包商“光谱能源”(Spectral Energies)首席执行官苏克什·罗伊(Sukesh Roy)美国空军特别调查办公室实名举报美国空军高级高超音速导弹科学家詹姆斯·戈德(James Gord)博士雇佣了32岁的性工作者阿曼达·萨维诺(Amanda Savino)加入俄亥俄州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中负责开发高超音速喷气发动机和火箭的团队,以便在其妻子不知情的情况下,让这名性工作者继续为他提供服务。

詹姆斯·戈德

2017年10月,戈德向光谱能源公司引荐了一位女性,该公司是美国空军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已经与军方合作长达17年。他将一份简历交给公司总裁罗伊,称自己在乘坐飞往华盛顿的航班时在飞机上偶遇了这位名叫阿曼达·萨维诺的32岁离异女子。根据戈德博士的描述,邻座的萨维诺对他电脑上的文稿表现出兴趣,随后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惊人天赋”称其很适合行政技术人员的职位。。他告诉老板这名女子曾就读于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随后还获得了田纳西大学的生物化学学位。不仅如此,戈德还号称萨维诺具备急救人员的持证资质,甚至曾是一名消防员。

当时的罗伊不知道的是,戈德和萨维诺是在一次商务航班中结识,在攀谈之中戈德发觉对方居然是一名每小时收费400刀的性工作者,戈德本人是一位具有强烈“阶级感情”的科学家,遇到深陷苦海的阶级姐妹总想去尽己所能去挽救,平时经常去“资助”从事特殊服务行业的女性。所以两人很快进入主题,一起探讨宇宙的奥秘,萨维诺向戈德展示了高超的“专业素养”,让戈德难以自拔。考虑到自己已经成家,为了日后能够方便和萨维诺“研究学术”就想把她安排在身边,利用宝贵的工作时间培训她的业务能力,就向罗伊进行了推荐,罗伊看到甲方爸爸开口当时也没多想就答应了。

就这样,萨维诺堂而皇之地进入了进入“光谱能源”公司工作,戈德将其安排进了帕特森空军基地中负责开发高超音速喷气发动机和火箭的团队,让她担任激光模拟器项目的组长。非但如此,戈德还打算把这位连word都不会用的妓女列为未来白皮书的撰稿人。工作一段时间后,罗伊发觉这位女士的专业能力和自己理解的有点不一样,据罗伊所说,萨维诺在使用基本文档、收发邮件等日常工作方面的无能很快暴露出来,其专业知识的匮乏更加明显,戈德也不能提供相关的学历和专业证明的文件。但是这位身怀绝技的女士却和基地其他工作人员迅速打成一片,而且还经常去帮同事打扫卫生。

起了疑心的罗伊跑去向戈德求证,戈德这位爷倒是没说啥,表示自己工作忙,同志们压力也大,就让萨维诺发挥一下特长,缓解一下工作压力,润滑同事之间的友谊,基地很多兄弟都是“同道中人”,比如萨维诺女士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她领着其他科学家一起变戏法,其中一个太着迷了,以至于为她的服务支付了超过2万美元,只为了能够欣赏到魔术师穿着皇帝的新衣打扫自己居住公寓的样子。并且向罗伊展示了一份Excel表格,上面记载了他在公务出差的时候在各地联系过的27名性工作者。

罗伊

戈德说,自己用政府旅行卡预支现金的钱买服务,这样家庭财务状况就不会受到影响。虽然每小时要给萨维诺400美元用于服务,但他是爱萨维诺的,她也爱他。他二人定期在政府发的手机上交换露骨的信息,萨维诺还发照片给他享用。罗伊想开除萨维诺,戈德立马炸锅,你自己脱离低级趣味还想拉别人下水,那些大佬在萝莉岛逍遥快活,我们这些为国尽忠的科学工作者就不能享受一下,这是什么世道!!!!他有一天带着枪威胁要杀死罗伊然后自杀。戈德还恐吓罗伊说,罗伊是孟加拉裔移民,而自己是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高级研究科学家,即使罗伊揭发自己的行为,美国空军也绝不会相信他。

2018年10月,萨维诺离开“光谱能源”。在其离开后,戈德就以“研究助理”的身份将她介绍给圈子里的人。随后通过戈德的协助,萨维诺到创新科技公司(ISSI)担任技术研究助理。就在萨维诺开始新工作的同时,罗伊了解到,空军研究实验室将不会向光谱能源发放全部拨款。据悉,负责资金分配的戈德仅将10万美元拨给光谱能源,剩下的15万美元将拨给ISSI。戈德告知萨维诺,新下发的拨款包含她在ISSI工作的薪水。

罗伊怒了,你拿公款嫖就算了,居然断老子财路,叔能忍,婶也不能忍,老子豁出去举报你!

于是政府就开展了对戈德的调查,对戈德的相关搜查令于2019年12月提交,旨在获取戈德的电子邮件帐户,以证明他挪用、滥用政府财产、虚假、虚构或欺诈性索赔、种族恐吓、严重威胁和勒索美国官员或雇员。FBI对戈德的办公室进行了搜查,找出了一堆“作案工具”,包括但不限于一盒小气球,一些特殊女性内衣,还有蓝色小药丸,探员们都感叹还是高级知识分子玩得花!最炸裂的是,在前面提到的那份包括27名性工作者的名单,据美国反间谍机构的调查,这27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对美国有安全威胁的国家。

美国军方和政府对这起案件的调查极为拖沓,我们也无从得知这位女士为美国的“高超”事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可以想像戈德同学在和萨维诺切磋牌技中迸发出的灵感肯定一部分应用于了导弹的研发,在一次次的深入交流中势必洞悉了冲压超燃的动力奥秘,不过这些现在都重要了,因为在2021年戈德已经因为不明原因在监狱“自杀”,传统艺能了!

在这之后老美也在反思,自己的高超项目错在哪,随后五角大楼就通过复盘过往案例,学习头部玩家经典打法,引入硅谷风投参与高超项目的研发,在他们看来,马斯克珠玉在前,风投更具创新动力,这样还能给传统军火商上点强度,省得他们每天把精力都用来研究人体胚胎组织,特别是2021年4月5日,进行的AGM-183A高超声速导弹的第一次助推飞行试验中,八成是搞技术的这帮货玩的太多,导弹都虚了,愣是在挂架上没射出去!

这么改进一番后效果还是有的,近日,美空军在罗纳德·里根弹道导弹防御试验场,对高超声速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ARRW)原型进行了最终的全面试验。试验中,一架B-52H轰炸机从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起飞后,发射了一枚具有完全作战能力的ARRW原型。

美国的“高超”项目屡屡遇挫非“一日之寒”,目标诉求不明确,各单位自行其事,项目管理混乱可见一斑,美军的期望值严重偏离自身的条件,把这玩意儿想简单了,外界普遍认为,美国发展高超音速武器之所以接连失败,主要还是由于项目封存时间过久、工程制造技术严重脱离时代发展,再加上迫切要求快速服役的不合理计划。说白了就是平时没烧香,临时想起来,又没意识到这是个需要从头再来的活!

0 阅读:11

穿过大海来摸鱼

简介:分享有趣的东西,开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