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叶剑英力邀荣毅仁出山

愣头青说历史 2023-11-15 18:53:30

1977年5月14日,是叶剑英元帅的80大寿。很多人都来给叶帅祝寿,其中就包括荣毅仁。叶帅当天非常高兴,欣然提笔写下了《八十书怀》这首著名的诗词。这首诗里面提到“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表达了叶帅豪迈豁达、乐观向上的境界,荣毅仁非常喜欢这首诗,于是当场向叶剑英要了这个墨宝,叶剑英非常爽快的送给了荣毅仁,并在诗的最后题写了“毅仁老友留念”。

叶剑英称呼荣毅仁为老友,一点都不为过,他们两个很早就认识了。荣毅仁是有名的爱国人士,他们家祖上也是如此。1949年,解放前夕,当上海的一些资本家纷纷出走的时候,荣毅仁却主动把已经在香港的妻子和儿女接回到上海,毅然选择留在内地。此后,他更是积极参加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1959年,荣毅仁调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

1964年,叶剑英在无锡开会,下榻锦园宾馆,有一天,他在宾馆的花园里散步,得知这个饭店,就是当年荣家开办的纺织学院时,叶剑英对身边的人说,“一般的资本家办纺织工业,不会自己办学校。荣家不但办企业,还办学校,培养自己的纺织专家和有用人才,这样的企业才能发展提高。”

但是,叶帅心里想的,可不仅仅是一幅字画。当时,国家逐渐走上正轨,各方面的人才都极度匮乏,叶剑英考虑的是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有用之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叶剑英找过荣毅仁好几次,不仅虚心请教荣毅仁对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意见建议,而且积极鼓励荣毅仁重新“出山”,再一次报效国家。

1979年1月,叶剑英达到广州南湖宾馆,恰巧当时荣毅仁也住在广州。得知叶帅到了广州,荣毅仁就前去看望,一番寒暄之后,叶剑英再次请荣毅仁出山。他说:“三中全会已发表公报,你能不能出来再多做点工作。”

不仅做荣毅仁的工作,叶剑英还把自己的想法向邓小平、王震等同志进行了沟通,并提议让荣毅仁赴政协担任领导职务。叶剑英称,中国要开放,要引进外资。荣毅仁在国际上有知名度,家族中又有很多人都在国外,他在国际上是有影响力的,有优势,由他出面可以吸引一部分人来投资,起到带头作用。

没想到的是,叶剑英的看法得到了邓小平等人的高度认可,他们也认为荣毅仁熟悉经济,又有管理经验,如果能请他重新“出山”,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1979年10月,中信公司正式成立,荣毅仁为董事长。此时已经82岁高龄的叶剑英,亲自接见中信公司的全体董事,还和大家合影留念。

事实证明,叶剑英眼光独到,荣毅仁也确实宝刀不老,在荣毅仁大刀阔斧、披荆斩棘之下,中信公司在蛮荒之地开辟出了一条创业之路,在引进外资、技术、设备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今,中信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集团公司之一。荣毅仁也于1993年,当选为国家副主席。

1982年4月的一天,叶剑英和廖承志副委员长一起,会见了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叶剑英对他们说:“我今年86岁了,廖公也75岁啦,我们打了几十年仗,又搞了30多年建设,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统一和振兴。”叶剑英还当场吟诵了宋代诗人陆游的那首千古绝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以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

廖承志明白叶帅的心思,他对叶剑英说:“叶帅,我们争取能看到‘九洲同’那一天。要是真的看不到的话,如果你先去见马克思了,我来完成家祭告乃翁的任务;如果我们都去见马克思了,后人也会告慰我们的。”

1983年5月,叶剑英和廖承志在广州,他们像两个孩子一样打起了赌。这不是因为他们童心未泯,而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流淌着对中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深情。他们打赌的内容是看谁更有后劲,谁能活得更久,能否活到香港回归的那一天。这个赌约虽然听起来简单,却蕴含着两位老人对祖国统一的热切期盼。

万分可惜的是,打赌后仅仅过了一个月,廖承志就因病在北京逝世了。而三年后的1986年10月22日,叶剑英也离开了我们。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也回归祖国,这无疑是对叶剑英和廖承志最好的告慰。如果他们知道这件事,一定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高兴。

1 阅读:1

愣头青说历史

简介:了解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