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一世英名,为何出了个昏君孙皓,他究竟有多残暴,是如何一步步毁掉东吴的?

史说新读 2022-05-02 20:44:19

晋灭吴之前,晋君臣犹豫不决。

杜预上书,强调:万一孙皓死了,吴国换了一个君主,那事情就不好办了!

看来,吴国的毁灭,确实拜孙皓所赐。

孙皓是如何一步步毁掉自己的帝国的呢?

东吴又如何会出现这么一个“自杀式”皇帝的呢?

残酷屠杀宗室、大臣

孙皓是在濮阳兴和张布的扶持下登基的。

孙皓登基之初,还是颇有明君之像的。

他一登基就下诏,要求开仓赈粮,安抚百姓,将皇宫中多余的宫女放归民间,又将皇家禁苑的野兽都放归山林了。

如此,东吴臣民都庆幸又得了一位明君。

随即,孙皓开始了残忍的杀戮。

首先,扶持他上位的濮阳兴、张布,悉数被孙皓杀了,

随后,屠刀对准了孙家宗亲。

即位的第一年里,孙皓的伯母、嗣母、景后朱氏,孙休两个年纪稍长的儿子悉数被杀!

而其他韦曜等直言大臣,也都大肆杀戮!

杀就杀吧,手段花样还很多。

剥面、挖眼、分尸等,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办不到的!

残酷诛杀的原因及后果

孙皓倾向于屠杀宗室、重臣,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自孙权去世后,东吴政局动荡不已,权臣频出。

强势宗亲、权臣,明争暗斗,架空,甚至废立天子的事情时有发生。

孙皓并非先帝孙休之子,偶然被立为天子,自然害怕其帝位不稳,害怕宗室、重臣再危害其帝位。

孙皓的父亲孙和,就曾是太子,但后来在内斗权力斗争中遇害。

孙皓既为其父痛心,又对这些重臣、宗室极为提防。

因此,孙皓登基后,否认自己是孙休嗣子,屠杀一切可能危害其帝位的重臣。

他要的,是绝对的统治地位!即便是一些本对帝位没有威胁,只是仗义执言的臣子也必除之而后快!

经过屠杀,孙皓的帝位确实是稳固了,然而,东吴的根基也被破坏了。

东吴自立国以来,所依靠的,一是江东士族,二是孙氏宗亲。

孙皓的大肆屠杀,使当权的士族们人人自危,开始抛弃东吴。

根基已经动摇!

享乐的新境界

孙皓,又将享受享受提高到了新的境界。

孙皓登基之初,就将多余的宫女放归民间。

然而,孙皓很快又恨不得霸占天下所有的美女!

他下诏皇亲国戚及众臣:你们家有了女儿,都要上报!年满15岁的,通通带来让朕“面试”!面试不过关的,才可以嫁给别人。否则···就是欺君!

如此,后宫迅速庞大起来。

据说,当时后宫人数已经上万人。

要知道,当时的东吴,总共也才300来万人!

一个国家1/300的人口在后宫,这算是一个登峰造极的比例了!

何况,后宫之人,可不是一口馒头一口面,一个经济适用房就能打发的,都是要锦衣玉食,住大房子的!

因此,孙皓在建业大肆营造新宫室,不但要大,而且装修要豪华!

同时,孙皓还从国库中弄出大量财富,用以置办金银珠宝,让美女们珠光宝气!

庞大后宫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好歹是一个皇帝,靠享乐能把国家吃垮吗?

还真能!

就拿营造宫室来说吧。

孙皓营造的宫室极大,耗费数以万亿计,东吴的经济进一步枯竭了。

这还不算,营造宫室,使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造宫宗,要材料,要树木!

孙皓令各郡入山伐木!

天子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

各郡郡守不但要征发民工,甚至还亲自入山督促民工,日夜赶工。

百姓来伐木,就没有办法种地了,如此,许多人家破人亡!

再则,宫中女子,一人升天,一家得道,一个个也都成了皇亲国戚,威风得不得了。

因此,一些“皇亲国戚”与地方官“斗狠”的事情层出不穷。

孙皓自然护着“皇亲国戚”们,残忍杀害了“不长眼”的地方官。

如此,官员、百姓,都痛恨孙皓的统治,矛盾进一步加剧。

反复迁都,耗费财富

蜀汉灭亡后,东吴在北面、西面均受到晋国的威胁。

建业的位置过于靠东,孙皓遂决心迁都武昌。

从纯粹的国防角度看,这本是一个靠谱的决策。

然而,迁都,尤其是带着如此庞大的后宫迁都,关系重大,需要充分的准备。

孙皓仓促迁都,引起了巨大的问题。

首先,东吴的朝廷官僚,多为江东人士,并不愿迁去武昌。

“宁引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强烈不满。

同时,由于迁都一事安排仓促,各类物资准备不足,武昌的物资需要从江东逆流而上供应,耗费极大,百姓负担极重。

不满的豪族,不堪重负的百姓,纷纷起兵反抗,建业陷入危机之中。

无奈之下,孙皓只好回到了建业···

一来一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东吴进一步空虚了。

北伐

尽管孙皓如此折腾,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陆抗等人尚在,“元首虽病,股纮尤良”,东吴依然拥有不俗的军事实力。

西陵之战、交州之战,东吴均击败了晋军。

由此,孙皓似乎产生了幻觉,有觊觎中原之意,策划了几次北伐。

然而,由于陆抗等人的抵制以及悬殊的实力,东吴的北伐连一点水花都没有掀起。

然而,宝贵的军事资源进一步浪费,军力更为悬殊了。

而在陆抗等人去世后,东吴再无良将镇国,已岌岌可危了。

酒会与残破的边防

吴国已岌岌可危,但孙皓却变本加厉。

孙皓每日组织宴会,与群臣宴饮。

每次饮酒,所有人都必须饮七升。有人在旁边监督,有不配合的,问罪!

不仅如此,饮酒之时,孙皓还会嘲弄、侮辱臣子,一言不合就要收押,甚至诛杀!

如此,带来了两个问题。

一是臣子投靠晋国的越来越多。

没办法,跟着孙皓,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挂了。

二是江防的残破。

朝廷天天饮酒,对地方豪族的管理不足,许多江防士兵被豪门所并,成了豪门私兵。

同时,时有将领带兵投晋。

如此,江防兵力严重不足,且城郭不修。

人心离散,江防不修,东吴的日子差不多了。

280年,晋攻吴。

除张悌等人组织了微弱的抵抗外,吴人几乎没有死战。

晋军势如破竹,轻松灭吴。

1 阅读:316
评论列表
  • 2022-05-22 09:28

    史书说这人喜欢扒皮 把群臣放在酒宴上都灌醉然后互相举报 然后扒皮

    小猪 回复:
    其实孙权后期就不行了,三国志裴松之注说他和勾践一样!搞特务,杀儿子[得瑟]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